-
掌上龍泉
- 新浪微博
-
今日龍泉
- 網絡有害信息舉報專區
讓“良田”回歸“糧田”
龍泉新聞網訊(記者 項素蘭 廖思楚 通訊員 連曉梅 何也子)眼下,正值桃花觀賞期,而小梅鎮半邊月村的童家統卻將基地里的15000多棵桃樹進行鏟除,這是怎么回事呢?
“南方雨水多,果子易感染病菌浸染并開裂和落果,而且大量降雨會造成桃子口感較淡,桃子的經濟效益并不樂觀!笔屑o委市監委派駐第五紀檢監察組在實地走訪中了解到該情況后,及時督促市農業農村局對占地300畝的桃園進行“非糧化”整治,基地負責人童家統也積極響應。目前,已完成100多畝耕地整治,其余的將在6月份前完成整治并種植水稻,讓“良田”回歸“糧田”。
2010年,小梅鎮大梅村的100多畝農田被一家公司承包種植苗木,然而在2016年該公司破產倒閉。在后續的5年多時間里,村民不僅沒有收到租金,而且苗木的處理也成了棘手問題。去年,我市相關部門對這片耕地進行“非糧化”整治,不僅部分耕地有補貼,而且還幫助村民們處理苗木,目前已全部整治到位。
“農田整治好以后,農戶們可以自己種田,也可以租給別人收取租金。這個田塊開出來種水稻,1畝收益有1000多斤,1年1畝地收益有1600元左右!贝竺反妩h支部書記陳大飛告訴記者,村里的種糧大戶們已經開始謀劃新一年的種植計劃。
去年以來,我市把切實加強耕地保護和用途管制、增強糧食綜合生產能力、穩定發展糧食生產作為首要任務,堅持防治結合,耕地管控、建設、激勵多措并舉,著力穩定糧食播種面積和產量,堅決制止耕地“非農化”,防止耕地“非糧化”。截至去年年底,我市完成全部審計發現糧食生產功能區“非糧化”3500畝的整治任務,完成耕地拋荒整治8716畝。
接下來,我市將對整治地塊實行 “三個優先”,即優先納入農業“標準地”建設,優先實施糧食生產功能區提標改造工程,優先實施高標準農田改造建設工程,市紀委市監委派駐第五紀檢監察組將強化整治后續的跟蹤督查。同時,進一步規范土地承包權流轉行為,把土地用途管制工作落到實處,將專項整治與發展糧食適度規模經營結合起來,引導土地有序向種糧大戶、家庭農場、糧食專業合作社等糧食規模經營主體流轉,提高糧食生產現代化水平。